4月11日,記者從國家林草局獲悉, 4月9日—11日,我國發生一次大范圍沙塵天氣,內蒙古、寧夏、陜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黑龍江南部、吉林、遼寧中北部、新疆南疆盆地、北京等地出現揚沙或浮塵天氣,內蒙古錫林郭勒、烏蘭察布、呼和浩特、包頭、巴彥淖爾、阿拉善,河北張家口、北京等局地出現沙塵暴或強沙塵暴。此次沙塵天氣主要起源于蒙古國南部和我國內蒙古中西部地區,影響范圍較大,強度較強,截至11日8時,主要影響了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902個縣(市、區、旗),面積約229萬平方公里,人口約4.09億人。
10日21時,沙塵開始影響北京大部地區,陣風達到7—9級,西部山區局地陣風達10級,沙塵輸送逐步加強,沙塵濃度明顯升高,達1384微克/立方米,大部地區能見度小于1000米,局地能見度不足500米。預計午后,北京能見度逐漸轉好,沙塵影響逐漸減弱。
據專家介紹,此次發生沙塵天氣的主要成因有:一是我國冷空氣活動仍處在活躍期,蒙古氣旋和地面冷鋒產生的風力較大,為沙塵天氣發生提供了動力條件;二是前期氣溫回升較快,不穩定的空氣狀態為起沙提供了熱力條件;三是前期蒙古國和我國沙塵源區降水偏少,土壤墑情偏差,加之目前植被尚未返青,地表裸露,不利于抑制沙塵天氣發生。
國家林草局及早部署并實時發布信息,提前部署相關省級林草部門做好應對準備,通過林草感知系統沙塵暴應急管理平臺、手機客戶端向相關省區林草主管部門和600多名信息員滾動發布實時預警信息及沙塵發展動態信息。啟動了值班人員24小時動態監測,綜合研判沙塵天氣的起源、路徑,發生發展趨勢及可能影響的地區。同時與中國氣象局相關單位進行滾動會商,研判發生發展趨勢,并將會商研判結果及時向相關地區發送,提醒下游地區做好防范。此外,開展沙塵暴應急科普宣傳,及時發布本次沙塵天氣的起源、路徑等,向公眾普及沙塵天氣防范知識。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