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投映在遂寧,便是一幅生動的畫卷——登高望遠,涪江穿城而過,兩岸高樓林立,綠樹成蔭,水面碧波蕩漾,這是綠水皆靈秀的城市,折射出遂寧人追求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堅定決心。
市第八次黨代會召開以來,按照市委“1336”總體工作思路,全市奮力推進“生態環境全面改善”對標系列行動,深入實施降碳節能、藍天提升、碧水攻堅、凈土保衛、環境守護五大行動,我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果,一幅“水清、城綠、天藍、景美”的生態畫卷正在遂州大地徐徐展開。
風光旖旎的圣蓮島與城、水交相輝映。 全媒體記者 李四海/攝
提“氣質”
藍天白云曬幸福
“天朗氣清,抬頭遠望是醉人的‘遂寧藍’,真的是賞心悅目。”日前,在市河東新區濕地公園游玩的市民林語把拍到的風景照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引來不少朋友點贊。好友紛紛留言:遂寧這么美,好想去看看。
在林語看來,遂寧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隨時隨地都能拍“大片”。“最大感受就是藍天越來越多了,特別是近年來感受最為明顯。”
“藍天常在”對遂寧來說已經不是難事。成績的背后,離不開市委、市政府對藍天保衛戰的高度重視。
藍天白云映襯下的遂寧山水城景觀猶如一部恢宏的“大片”。全媒體記者 吳奉家/攝
數據為證:
——制定臭氧防控、大氣污染源、重污染天氣應急“三張清單”,開展重污染天氣會商研判81次,預報啟動重污染天氣預警3次,進行臭氧防治和秸稈禁燒聯合巡查67次,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149個。
——聚焦源頭治氣,開展工業源、揚塵源、移動源污染整治,累計檢查工業企業、廣告噴繪企業、建筑工地5209家次,檢查柴油貨車12104輛、抽測車輛尾氣643臺,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498個。
——持續推進成都平原經濟區和遂潼區域大氣污染協同治理,參加區域空氣質量會商和聯合行動5次,協同啟動污染天氣應急管控9次、夏季臭氧污染強化管控2次,有效應對污染天氣。
2022年,我市優良天數率達91%,較2021年上升0.9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為29.8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0.3個百分點。
我市還健全完善降碳聯動機制,及時研判降碳形勢。督促天齊鋰業、盛馬化工、美青化工等11家企業做好碳排放核算管理工作,指導新綠洲印染等企業融入碳排放交易市場。安居經開區被成功納入全省近零碳排放園區試點,并入選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優化能源結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加快建設“東方氣都”,充分保障資源地氣源供應,加強配電網統籌規劃,出臺加強電網建設“六條措施”,優化電源與電網布局。
此外,我市以“智”促“治”,用科技織密“監督網”,強化污染“源頭”治理。在遂寧,寬闊整潔的道路旁可能“藏”著可監測機動車尾氣的遙感監測系統;城區周邊的信號塔裝著“千里眼”,實時監控附近焚燒秸稈的情況……
凈“水質”
一泓碧水展新顏
遂寧,依水而建,長期的發展得益于健康河湖提供的清潔水資源和優美水環境。
石板小徑,碧波微漾,輕風盈袖,芳草茵茵。來到安居區安居鎮萬家溝村的烏木廳人工濕地,濕地內生態步道蜿蜒,觀景平臺、棧道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漫步其間,美景盡收眼底。舉目遠眺,偶有飛鳥和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
該濕地是安居區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水質提升工程項目,人工濕地由鵝卵石、泥沙和耐水性植物組成。鵝卵石、泥沙等填料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為微生物生長提供良好環境;栽種的水生植物既能凈化水質,又能起到觀賞作用。
我市加快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實施,安居區污水處理廠對已處理的大部分污水進行水質提升。全媒體記者 何飛/攝
強化污水處理監管,正是在推進“生態環境全面改善”行動中,我市對標先進謀劃的重點工作。通過實施城鎮生活污水和城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新三推”建設三年行動,推進建設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對標”系列活動開展以來,全市污水處理能力已提升至每天50.99萬方,較之前提升了8.4%,城市、縣城、建制鎮生活污水處理率已分別達到97%、96%、76%以上。
強化污水處理只是我市守護水清岸綠的一個縮影。
2022年,我市大力實施水生態環境精細化管控,落實“行政河長+技術河長+民間河長+河道警長+檢察長”五長共治治水新機制,市級河長開展巡河52次,狠抓城市水體“長治久清”,開展水環境要素全域摸排,排查入河排口1253個、沿域城鎮污水處理廠(站)83座、規上畜禽養殖1356家、小水電站23座、重點工業企業36家,發現并整改問題517個,有效遏制污水直排。同時,會同上下游資陽市、德陽市、潼南區開展跨界流域聯防聯治專題會商4次,開展聯合執法檢查4次、水質聯合監測2次、聯合巡河3次。累計爭取水污染防治專項治理資金3.6億余元支持碧水攻堅戰。
2022年,全市6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地表水水質優良水體比例為100%,為近3年同期最好水平,2個省級地表水考核斷面達到考核要求;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今日之遂寧,一村一溪一水景,一城一河一風光。憑欄遠眺涪江美景,只見江面碧波蕩漾,岸邊草木蔥蘢,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美麗生態畫卷讓人流連。
優“土質”
青山綠林繪新景
土壤是地球表層生物賴以生存的基礎,土壤生態環境保護直接關系糧食安全和人居環境安全,關系美麗遂寧建設。而污水處理后留下來的污泥含有多種有害物質,隨意堆放極易對土壤等造成污染。
2022年12月30日,位于船山區龍鳳鎮石橋村循環經濟產業園的船山區污泥處置廠正式點火運營。作為我市首個采用“干化+協同焚燒”工藝進行生活污泥處置的項目,日處理生活生產污泥300噸,年設計處理污泥能力達到9萬噸。
“污泥處置廠主要對污泥進行穩定化、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遂寧興船實業有限公司工程部負責人張楊介紹,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均實現達標排放,廢渣可作為路基填料和透水混凝土的骨料,實現二次循環利用。
污水處理過后留下來的污泥,一直是環保的大難題。船山區污泥處置廠的投入使用,讓5年內全市各大污水處理廠的污泥都可在市內進行消納,進一步為全市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作出應有貢獻。另一方面,我市出臺《遂寧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管理辦法(試行)》系列文件,變中求新,推動污泥信息化管理從無到有,確保污泥監管全鏈條無缺失。
工業園區是污染防治的重點和難點區域。大英經開區集聚了28家化工企業,數量多、體量大,為全市之最。為實時監測這些工業企業生產給土壤、水源、空氣帶來的影響,做到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提升”,去年,大英啟動了水氣土協同預警平臺建設。
“園區涉及100多家企業,我們根據各個企業的原料、工藝、產品等確定企業廢水、廢氣、土壤的污染指標。”大英經開區生態環境保護股股長李遂江介紹,在預警平臺建設過程中,當地根據企業特點,在園區內建設了2個地表水自動監測點、1個大氣超級站和6個廠界站,設置土壤與地下水手工檢測點45個,實現對地表水、大氣、土壤與地下水的監測、監控全覆蓋,全面感知園區生態環境狀況。“水氣土協同預警平臺會對園區生態環境進行在線數據監測,當監測到數據超過設定的安全預值時就會直接報警,有關部門則立即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
市河東新區濕地公園色彩斑斕、景色迷人?!∪襟w記者 劉昌松/攝
水氣土協同預警平臺做到園區污染的精準管控,增亮發展底色。而行動遠不止于此:
——開展全國首個土壤污染責任人認定試點示范項目,篩選10個污染地塊納入污染地塊名錄,有序開展全市44家土壤重點監管單位隱患排查及自行監測。
——印發《關于加快啟動省級生態縣創建工作的通知》,推動蓬溪縣成功創建為第二批省級生態縣。
——統籌規劃固危廢處置項目布局,優化區域處置能力,我市已具備33大類危險廢物7萬噸/年處置能力,充分發揮大英興茂石化等固廢處置項目效用,固廢處置率達100%。
種下綠色,就播下了希望。我市還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扎實推進生態保護修復,不斷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市森林覆蓋率達35%。有序推進世界銀行貸款長江上游森林生態系統恢復項目,造林5.08萬畝。
如今的遂寧,土壤環境保持總體穩定,農用地土壤環境保持良好,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100%,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在四川省“土十條”年度考核評估中,我市連續三年獲得“優秀”,位居全省前列。
放眼遂寧,生態文明理念已從“落地生根”到“枝繁葉茂”,高顏值的生態“川中明珠”愈發耀眼,水碧山青的“成渝之星”正蓄勢升騰。
新聞來源:全景遂寧
責任編輯:陳艷
編輯:郭蘭
”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