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為期3天的首屆西部國際碳中和技術成果博覽會暨企業家高峰論壇在重慶落幕。本屆碳博會聚焦綠色低碳、節能降碳、生態環保、能源轉型等領域。那么,碳博會取得了哪些成效?
大會現場。
碳博會為“雙碳”目標賦能增效
在“聚焦‘雙碳’目標 共謀綠色發展”企業家高峰論壇、綠色低碳新技術新產品發展論壇、碳交易市場發展與展望論壇、綠色金融及氣候投融資論壇和西部“碳庫”發展論壇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劍春、高翔等30余名綠色低碳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及企業家代表出席大會并發表主旨演講,吸引專業觀眾超2000人次。
在城市綠色發展、節能與低碳產品、能源轉型、低碳交通、低碳服務五大主題展區中,綠色低碳新技術、新產品集中亮相,讓人耳目一新,展區流量超5萬人次。
主題展區。
展會期間,還舉辦了多場貿易洽談和招商引資活動,促成多個項目簽約,大批企業和單位牽手,共謀相關產業和貿易發展,刺激經濟新增長點。譬如,重慶公交與寧德時代、重慶聯交所與華寶證券等10余組代表性項目簽約,簽約金額約20億元,后期預計產值超60億元;招商銀行與中涪南熱電等7組銀企簽約,金融機構將向企業提供資金支持近80億元。
“本屆碳博會為促進綠色低碳技術產業發展探索搭建起了交流平臺,讓大家在思想碰撞中相互啟迪,相互借鑒。在未來的實踐中,將共同攜起手來,持續運用科技、市場、金融等手段,為推動如期實現‘雙碳’目標賦能增效。”主辦方表示。
川渝碳中和聯合服務平臺正式啟動
展會期間,川渝碳中和聯合服務平臺正式啟動。據介紹,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部署,按照重慶市委“一號工程”及四川省委“工作總牽引”相關要求,由川渝兩地生態環境部門聯合指導,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集團(重慶碳排放權交易中心)與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高度重視雙方合作事宜,迅速達成共識,于2023年2月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川渝碳中和聯合服務平臺正式啟動。
根據協議,雙方擬按照循序漸進原則,圍繞“開展CCER(溫室氣體核證自愿減排量)跨機構合作、推廣自愿減排量進行碳中和、推進西部地區碳市場能力建設、深化氣候投融資試點合作、共建全國碳市場西部服務基地”等合作領域,分階段推進全方位的戰略合作。
為推動合作項目走深走實,雙方在本次西部碳博會上啟動了川渝碳中和聯合服務平臺,作為集自愿減排量合作、碳中和服務、綠色機制研究、碳市場能力建設等功能于一體的共同服務載體。
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集團總經理龐國標表示,2023年,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集團與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將通過平臺推廣使用國家或區域自愿減排量進行機構碳中和,探索開展CCER(溫室氣體核證自愿減排量)清繳履約抵消跨機構合作,共同邁出川渝兩地環境權益交易市場合作第一步。
進一步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下一步,重慶將積極服務和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主要從四個方面加快推動重慶在“雙碳”領域作出新貢獻。
綠色低碳新技術、新產品集中亮相。
在深化提升“三大工程”方面,統籌推進綠色共建工程。將“雙碳”全面融入“雙圈”建設,以綠色低碳為引領,加快推動城市更新、產業轉型、環境改善、生活提質等方面的迭代升級、量能躍升、優勢再造,突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雙碳”成效、“雙碳”特色、“雙碳”示范。將深入推進綠色賦能工程,建設廣陽島零碳示范區,深化低碳城市、氣候適應型城市試點示范,啟動近零碳園區創建,探索綠色發展的新路徑。將積極推進綠色金融工程,加快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強化對綠色產業、綠色技術、綠色項目的投融資支持,做深做實綠色債券發行、氣候投融資試點、“碳惠通”平臺建設等改革事項,完善組織多元、產品豐富、政策有力、運行高效的綠色金融體系。
在聚焦錨定“雙碳”戰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三大目標”方面,到2025年,重慶全市碳排放強度比2020年下降19.5%,非化石能源比重達到25%,為實現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到2027年,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穩定在338天左右,長江干流水質穩定保持Ⅱ類,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穩定在97.3%以上,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全國領先。到2025年,減污降碳協同推進工作局面基本形成,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明顯成效,重點區域、重點領域減污降碳協同能力有效提升。
在優化培育“三大產業”方面,將升級傳統產業,大力實施傳統技術產業提升行動,加快建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電子制造業兩大萬億級產業集群。推動火電、鋼鐵、建材、有色等行業能效提升。將發展低碳產業,加快建設成渝“氫走廊”,凸顯“三峽庫區”區位特色,做大生態環保產業集群,打造綠色低碳創新驅動平臺,開發綠色低碳先進技術。將壯大數字產業,推動“雙碳”領域數字化轉型,提升工業企業、產業園區碳排放、能耗數字化監管和治理水平,發展一批基于碳排放和能耗的核查、監測、評價及認證的專業化、數字化機構。
在加快構建“三大格局”方面,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現代化治理格局,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強度總量“雙控”轉變,不斷提升經濟“含綠量”。加快構建環境資源大市場格局,深度參與全國碳市場聯建聯維,改革升級重慶地方碳市場,探索共建區域環境權益交易市場,共育綠色低碳生態圈。加快構建多元協同支撐格局,強化企業支撐,突出人才支撐,凝聚社會支撐,更好動員社會組織和公眾參與碳達峰碳中和。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