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枇杷上市的季節,在元陽縣南沙鎮呼山村委會的萬畝枇杷種植基地里,金黃的枇杷掛滿枝頭。
得益于適宜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壤,呼山枇杷產量大、品質優,深受市場青睞,不僅讓消費者飽了“口福”,更鼓起了周邊農戶的“錢袋子”。呼山村黨總支書記羅華介紹,呼山枇杷是農戶自發抱團發展起來的致富項目,2016年,6戶農戶用200棵枇杷苗先行試種,經過這些年的努力,實現了枇杷產業從無到有,規模從小到大。
“今年我家種植了12畝枇杷,年收入可達十三萬元左右,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村民陳榮輝邊勞作邊樂呵呵地說。
2021年,南沙鎮引進福建農科院專家指導改良枇杷技術,培育特早熟枇杷新品種“三月白”。目前已成功改良120畝,進一步提高了呼山枇杷的品牌知名度,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據了解,呼山村目前發展枇杷28000畝,參與種植農戶達750戶。2022年,枇杷總產值達4500萬元,戶均收入實現3萬元以上。
在賽刀村農業種植基地,黃瓜、辣椒、茄子、豇豆等蔬菜長勢良好,村民們忙著澆水、除草、搭架、采摘,一派繁忙景象。“我們村種植蔬菜1200多畝,收益很好。”賽刀村黨總支書記羅志華說,在元陽縣“一棵菜”產業鏈發展帶動下,特色冬早蔬菜種植成為賽刀村的主要增收產業。
近年來,南沙鎮堅持產業富農,充分發揮區域優勢,搶抓河谷地區冬早蔬菜上市“黃金期”,把冬早蔬菜產業打造成鄉村振興、促農增收的特色支柱產業,通過“黨建+企業+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實現冬早蔬菜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發展。
一個產業帶富一方百姓,南沙鎮立足“一城兩山、三河四產”規劃布局,依托豐富的光熱資源優勢,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以“一棵菜”為核心,持續做強以枇杷、冬早蔬菜、芒果為主的優勢產業,做優以荔枝、無花果、人參果為主的特色產業,走出了一條干熱河谷地區發展現代農業的新路子。
如今,南沙鎮已形成冬早蔬菜20000畝以上、特色熱區水果60000畝以上的連片成帶產業示范基地,帶動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一幅產業興、鄉村興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